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建言献策>>正文
 
关于借助高校音乐教育资源保护与发展具有吉林特色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议
2013-03-31 党委统战部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其真正源泉是人和它的文化。任何表述形式的音乐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决定的,因为文化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民族的音乐、舞蹈、民族习俗等方面。不同的音乐形式和内容以及行为方式,体现了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属性。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音乐是最直接的传承方式,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和传播工具则承担着完善多元文化社会的功能。

国家政府有规划,有调控。近两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工作,在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取得了初步成效。经统计,目前在吉林省内已有记载的民歌共有1117首,其中汉族民歌382首,少数民族民歌772首,主要以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居多,如何能将这些具有吉林省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资源有场所表演、有内容挖掘、有人传承,我们觉得应该搭建平台,让高校的教育职能能够从中发挥它的作用,使吉林省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保护与发展。

一.政府宏观调控发挥高校音乐教育职能

要提升我省文化整体实力,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三年内能够实现一个乡镇一个综合文化活动站,一个行政村一个文化大院,建立具有吉林特色的音乐文化传播场所。在实施宏观调控中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通过高校这一平台,开展基层音乐文化培训,先从培训基层教师做起,逐渐开展培训地方文化部门管理人员、文化站工作人员等,实现从上到下一体化培训模式。鼓励高校教师为社会服务,建立教师志愿者服务体系,将教师的志愿服务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政府从中给予荣誉鼓励,增加教师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并投入部分资金,以满足高校教师下基层,送教育、送文化的交通保障。

二.利用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提高城乡居民音乐文化素养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东北师范大学在2008年建立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在实验区使基层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带动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缩小城乡音乐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这一平台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仅了解了社会,还能学习到更多的来自于民间的音乐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是将学生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实践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参与社团活动、文艺团体,提高社会文化服务意识,对提高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和音乐文化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三.借助高校科研优势挖掘省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吉林省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根据《吉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常住人口为2746.2297万人,汉族占90.97%;各少数民族人口占9.03%。在省内民族音乐研究者的多年努力下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有部分歌集与音像资料,但是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有记载的曲谱及音响资料却非常有限。在高校科研优势的带动下,已搜集与整理了部分省内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音乐曲谱。除此之外,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已面向全校开设满语课程,意在保护满族文化。我们借助这些科研优势,把搜集到的吉林省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整理,最后形成歌曲集与音像资料。

吉林省内现有本科院校28所,独立学院9所,高职院校20所,要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项目立项。借助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将优秀的民族文化、音乐文化等纳入到高等教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繁荣发展吉林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也要将这些民族的音乐文化资源纳入到中小学校本课程中,从小培养,提高音乐化素养。

四.建议

1.充分认识音乐文化传承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也是文化体制化和文化传承最有保障的的重要组成和场所。那么高校的音乐教育资源则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纽带与渠道,过去,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的的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上,注重人作为“生产工具”的外在实用性、工具性、技术性等科学素养的训练与养成,忽略了人作为“文化存在”的内在生命性、生活性与精神性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彰显。过多地考虑与追求了表面化、形式化而忽略了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文化传承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挖掘与保护民族音乐资源贡献力量。

2.建立长效机制,保护与发展吉林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

201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想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音乐是最直接的方式。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在省内34个民族乡(镇)及部分城区中。要结合我省综合实际,对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作出整体规划,从高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入手,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文化课程。制定规划,系统地培养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政府要在市、区、县、社区等建立社会实践服务站,使高校学生能够通过演出、展览等方式传播音乐文化,将高校与地方乡镇学校、文化站等机构建立合作、定点帮扶与服务机制。发展长期合作的模式,将保护与发展吉林省的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努力。

3.对保护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要有合理化的资金投入与作品产出

从高校角度,加大对学生音乐见习、实习等教育经费的投入,鼓励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要积极落实国务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对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给民间艺人定发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灭”的现象。将民族音乐作品转化成活态,利用光盘、录音、记谱等方式将其保存、记录下来,为省内民族音乐文化提供发展的舞台和传播媒介。

省政协委员 金顺爱

2013年1月26日

 
· 关于吉林省欧美同学会(吉林...
· 关于举办“东北师范大学第二...
· 统战简史培训会通知
· 关于召开统战例会的通知
· 关于做好市统战理论研究会第...
· 关于征集政协提案线索的公告
· 关于召开“双岗建功创佳绩,...
· 关于东北师范大学统战系统学...
· 关于召开“无党派人士学习习...
· 关于召开统战系统新学年工作...
· 关于举办黄大年生平事迹图片...
-更多-

               Copyright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