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理论研究>>正文
 
高校党建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相互促进的思考与实践
2015-10-13 admin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要求:党委要把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了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带动”与“支持”反映了不同的党建与民主党派建设的关系,相比较而言“带动”不仅包含支持,还具有带领、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在如何对待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上,党委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工作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加强高校党建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相互促进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课题。

一、高校党建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相互促进的重要性

高校是新世纪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将党的建设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联系起来,发挥党的引导、示范、激励作用,实现两者在比较、借鉴、互动中的和谐共赢,对于应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促进党际和谐、办好高等教育、凝心聚力汇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推动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领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关系的重要保障。高校党的建设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相互促进,是构建和谐党际关系,推动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领域。首先,加强党在高校的治校理政能力建设,能够提高党在高校领导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政治保证,高校党委的重视将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自身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其次,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能够提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高校乃至国家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民主监督水平,为进一步培养民主党派干部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水平的不断提高来促进高校党的建设;最后,高校党的建设与民主党派建设都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高校发展,因而,两者自身建设的相互促进更能增进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和谐。以基层党际关系的和谐推动整体党际关系的和谐,是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2、凝心聚力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党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通过两者建设的相互促进,党打牢在学生中的主心骨地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协助党做好学生工作,校园就会安定和谐;另一方面,党外高级职称的教师在高校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中,“海归”在他们中占有不小的分量,他们有的人受西方政治思想影响较深,缺乏对党的了解和认同,如何做好这部分教师工作是学校党委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共同责任。只有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团结起来,才能够做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构建和谐校园。

3、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响应党的号召,提出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一方面,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自身组织发展、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方面普遍落后于中共,以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为契机,以中共为师,从中共党的建设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中共在方向、内容、方法上给以指导,两者在相互学习中不断进步,共同应对复杂局势,有效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方面,高校党的建设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相互促进,能够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大都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在科教兴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仅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问题,还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党的建设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相互促进,在国际政党制度的视野下,学习研究执政党和参政党建设,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人才优势,为科教兴国服务。

二、高校党的建设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相互促进的路径选择

1、党的思想建设要有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参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要有党的指导

通过相互促进,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党与民主党派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高校党委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都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党委在进行党课培训、政治学习、党日活动时,都应当邀请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人士参加。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党的思想建设,既是对党的督促、鞭策,又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自觉地了解和掌握高校党委传达的中央精神、路线方针政策、学校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自身思想建设。只有接受党在思想建设上的指导,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才能认清“六个为什么”,才能自觉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才能切实提高自身思想理论建设水平。

2、党的组织建设要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协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建设要有党的把关

组织建设是政党建设的重要基础。高校党的组织建设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既要遵循政党组织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保持自己的特点。首先,高校党和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组织建设的原则、方法上可以尝试“大党建”联合,即两者共享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资源,只不过在内容涉及上,学校党委注重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建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注重民主参与的建设。其次,高校党委在党内重大人事调整及安排上,要切实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政治协商作用。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也应自觉接受党在组织建设方面的指导,在组织发展时,要虚心向院系党委(总支)征求被发展对象的意见,协助校党委及统战部门把好成员质量关。切不可“暗度陈仓”或各自为政。最后,高校党组织要及时总结党在组织方面的主要经验,督促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认真做好自身组织建设的经验总结,两者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两者组织建设的发展。

3、在作风建设上,高校党委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切实互相监督

作风建设是政党建设的灵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高校党组织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切实落实参政党责任,支持学校党委做好联系群众的工作;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就是要把各自所联系的群众利益及国家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代表的阶层和群体的局部利益要求有效地疏导、整合、表达出来,成为党联系本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而真正实现参政为民的本质。学校党委要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塑造“参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克服“特殊身份”等不良倾向。

4、高校党的制度建设要有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智慧,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制度建设要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

制度建设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高校党的制度建设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制度建设相互促进,就是高校党委在制定党内规章条例规定时,融入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智慧,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邀请他们参与规章制度制定的有关工作,使党的制度更加规范、科学、民主。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制定自身思想路线、政治教育、组织发展等条例规章规定时,自觉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使自身制度更加有利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5、高校党委与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相互监督、荣辱与共,通力做好自身反腐倡廉建设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高校腐败现象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如何有效遏制腐败,是两者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党组织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该树立全校一盘棋、相互监督、荣辱与共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通力做好反腐倡廉建设。一方面,高校党组织自身要严格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主党派,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样板;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高校党委要狠抓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切实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提高民主监督的效能,使党在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我校党的建设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相互促进的主要做法

我校有6个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党派成员约3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 74.6 %。学校党委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始终秉承党的“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相互促进共同营造了和谐的政治氛围和良好的政治生态,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加强宣传学习,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多年来学校党委坚持把民主党派干部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培训纳入党内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党委每年都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内外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并把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内容纳入培训计划;充分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结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活动,并增加其活动经费;积极选派民主党派负责人及党派骨干成员参加统战系统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根据党派特点与党派联合组织专题报告会和研讨会。近3年以来,学校党委仅用于党外代表人士国内外培训考察经费就达50余万元。通过加强学习与培训,夯实了共同团结奋进的思想政治基础,增强了党员干部及统战对象的统战意识。

2、带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委在民主党派一把手的物色、选拔、培养等方面给以全程帮助,并协助党派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二是党委把民主党派干部作为学校整体干部队伍的一部分,并通过各种形式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切实提高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和党派后备骨干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工作能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也在基层组织发展和领导班子换届等重大工作上,主动向学校党委汇报。三是党委统战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协助民主党派发展新成员并保证新成员质量。四是主动吸收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各院(系)党日活动,以活动和学习为纽带,实现相互促进。

3、建立合作共事、互相监督的制度机制,在事业的发展中相互促进

我校党建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围绕学校建设开展工作,形成了以下几个合作共事的制度,促进了相互的发展:

一是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邀请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参加和学校有关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人事安排事前与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协商议事制度。

二是学校党委定期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的“双月座谈会”制度。由于每次座谈会都有一个共同关心的主题,都有1—2位学校领导参加,民主党派建设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许多得以在座谈会上直接商洽解决。

三是校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制度。党委要求每位校级党员领导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所联系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并保持与他们的经常联系,加强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引导,也更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四是聘请党外人士参加党风廉政建设、校务公开工作,真诚接受他们的监督。通过这个制度,既促进了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的发展,也是对民主党派作风建设的自我教育。每年度的对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评议也都邀请他们参加,帮助班子找问题提意见。

五是党委出题目交任务,各党派做调研出对策的调研咨询制度。如在完成学校机关后勤工作作风调研、大学文化建设等重大调研任务中,各民主党派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各院系召开座谈会、与广大师生进行访谈,同广大师生一起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4、党政一把手齐心促发展

我校党委注重党建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相互促进的一个显著成果,就是学校党委用十几年的时间,精心地把历史系刘新成教授从一名普通的党外教师培养成我校的校长、民进北京市委主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刘新成教授从一个一心只愿认认真真作学问,淡泊个人名利的普通教师,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发挥所长,是与党委书记与其交友亲自做工作分不开的。如今已是校长的刘新成同志,从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博大胸怀,更进一步理解了党的统战政策,与党委书记领导的党委一班人同心同德,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使我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5、积极探索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作机制和载体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作,是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无党派没有组织,缺少工作载体。在实际工作中学校积极探索无党派人士工作机制和载体,2009年下半年,学校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对无党派人士规模、后备人选、管理、选拔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并提出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以制度规定给予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为无党派人士“安了家”,加强了与无党派人士的“组织”联系,更有效地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

 
· 关于吉林省欧美同学会(吉林...
· 关于举办“东北师范大学第二...
· 统战简史培训会通知
· 关于召开统战例会的通知
· 关于做好市统战理论研究会第...
· 关于征集政协提案线索的公告
· 关于召开“双岗建功创佳绩,...
· 关于东北师范大学统战系统学...
· 关于召开“无党派人士学习习...
· 关于召开统战系统新学年工作...
· 关于举办黄大年生平事迹图片...
-更多-

               Copyright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