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已胜利闭幕,我校广大党外代表人士通过收听收看会议实况、网上云学习、参与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一直在密切关注“两会”动态,持续学习“两会”精神,掀起学习交流研讨热潮。
省政协委员、市民盟副主委、校民盟主委李德山:今年“两会”召开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在收看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对“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20年我国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对“十四五”的目标任务和2021年重点工作更加明确。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和省政协委员,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自觉,提振精神状态,展现担当作为,不辱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一分子的历史使命。
校民建主委李志坚:作为一名从事牧草育种与栽培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我主要从事紫花苜蓿高产栽培研究,国家目前紫花苜蓿干草需求量大,需要大量进口紫花苜蓿种子来满足对紫花苜蓿干草的需求,但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进口的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在东北地区种植存在严重的越冬障碍。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我建议,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方面,东北地区应慎重引进国外紫花苜蓿品种,首选东北地区当地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育成的紫花苜蓿品种。
省政协委员、市民进副主委、校民进主委张晶莹: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对今后做好高校出版工作和党派工作充满信心。作为一名出版工作者和民主党派成员,要把“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特别是要围绕“两会”提出的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和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在今后的出版工作中,把握好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深耕吉林本土,挖掘以东北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图书选题,多出好书,打造品牌,以更多的精品力作奉献人民。
市政协委员、市九三学社副主委、校九三学社主委高玉秋:2021年的“两会”不同寻常。会议在“十四五”规划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基本设想,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宏伟蓝图战略思想指引下的智慧与谋略的大集合、大碰撞;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高扬中国共产党为广大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富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在历史发展中、在世界格局中所承担的神圣使命与光荣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会议在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总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思考中华民族所应担负的责任,规划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步骤与实施方略。特别令人振奋的是,杨晓慧书记和刘益春校长从教育和科研方面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提案,让我们领会了“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的精神与情怀。“两会”时间不长,但意义深远,对民主党派成员产生极大的鼓舞,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九三学社社员,我们有信心也有干劲儿努力奋进,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优长,为国家和地方的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省政协委员、省知联会副会长、市知联会副会长、校知联会会长张景萍: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非常高兴看到国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创新而言,基础研究是核心和关键,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增长是对科技创新最好的支持,强调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意义深远。中国在新一轮的科技发展中将为全球贡献力量,也将推动未来全球科学技术的融合。报告还提出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完善项目和人才评审机制等,减少科技人员不合理的负担,这能够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中,我们唯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省政协委员、校留联会会长、校侨联主席周义发:2021年全国“两会”的如期举行,充分体现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彰显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以及我国14亿人民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作为省政协委员、以及学校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和侨联主席,要团结带领学校广大留学生归国人员以及全体侨胞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两会”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学联和侨联特色,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校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丁嫚莉:今年的“两会”让我感触颇深,政协会议强调了要密切同少数民族人士的沟通与交流,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融洽。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高校教师,我更应该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贯彻党的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各族人民也会在党和人民的光辉照耀下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铸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区政协委员、校台联会长唐泽静:“两会”上政协委员对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教育公平和教育的社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提升教育质量,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素养提升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东师培训人,我们将不断深入研究教育公平发展问题,努力为教育区域发展平衡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