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政策法规>>民主党派>>正文
 
民主党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角色
2012-08-28 谢礼雄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如何积极发挥作用并锻炼提高自身的参政能力,是当前摆在各民主党派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是由不同人群按照一定的结构规范组成的一种生活共同体。社会中,不同人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社会结构层面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社会冲突的基本原因。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冲突的不断斗争和化解中,求得进步和发展的。

政治学家亨廷顿关于现代化起飞的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的观点,已为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所印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态势,到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社会转型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更突出。出现了资源能源紧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愈趋迫切;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改革开放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加大,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的人员越来越多,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新要求;思想观念传播的渠道明显增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严重的影响,等等新的趋势和新的特点。

世界多极化处于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当今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洽、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带来挑战和风险,面临着严峻的压力。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西方国家加紧输出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通过扶植反对派、培养代理人、制造动乱等多种手段干预别国内政。西方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我国周边地区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相当活跃,局势并不安宁。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表明,我们正处在社会风险的易发期。要有力地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和风险,首先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明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对我国开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我国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通力合作关系的生动写照。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各民主党派上下迅速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是履行参政党政治职责的具体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中,实现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抱负,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中共十六大向世界宣告,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又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构成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保持紧密联系,互相协调的关系模式,社会才能达到和谐有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各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利益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社会成员有畅通的流动途径;文化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诚信守法,公平正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充满活力。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进程中,社会的多样性特征日显突出,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行利益的重新整合,才能实现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达到社会各阶层关系和谐又不失特性,彼此互容而共同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民主党派组织各自成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广泛联系,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民主党派不仅团结和凝聚本党派的成员,而且具有社会辐射影响力,可协调关系、凝聚人心、争取力量,整合各方利益关系,夯实共同的利益基础,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体现和发挥民主党派在进步性基础上的广泛包容性,有利于更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共同奋斗。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民主党派既不是执政党,可从制度外的视角审视社会发展和政治运作的状况;又不是在野党,可从制度内的视角观察社会发展和政治运作的方向。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独特的政治视角,从社会发展的全局,客观地观察分析问题,并成为执政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民主党派发挥成员具有知识专业性强、信息渠道多、联系面广的特点和优势,围绕执政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开展专题调研,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出谋献策,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民主党派组织立足基层,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愿望,代表和维护本界别人士及其所联系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及时疏导情绪,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把一些带有全局性、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快捷地反映给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可为执政党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民主党派的监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主监督,作为政治联盟组织有着独特的政治视角,是高层次的政治监督,具有层次高、范围广泛、形式灵活的特点。民主党派的监督以维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已任,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出发点,就当前社会结构中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最大风险源---腐败、失业和贫富两极分化,可在体制、制度、政策和实际操作不同的层面上实施监督,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民主党派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充分发挥其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面广、服务范围宽的优势和力量,采取捐资济困、义诊讲学、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后进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助于缩小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地域差别,促进共同发展。

民主党派只要充分发挥好参政党的职能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出谋献策,做好协调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工作,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使社会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达至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就能为巩固和扩大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产物,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经验而形成的新的理论结晶,是指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当代中国惟有共产党能高度凝聚民族的力量,驾驭复杂的局面,完成民族复兴的使命,带领人民走向辉煌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各民主党派自愿的历史选择,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 适应中国政治生态的环境, 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以协商合作代替竞争、冲突,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代替牵扯掣肘、倾轧,对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各民主党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政治原则。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执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经过广泛的协商讨论,符合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根本意愿,是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民主党派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维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全面提高与共产党合作共事的能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广大成员的政治意愿引导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轨道中来,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才不会发生政治方向的偏差,真正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构建和谐社会也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必须立足国情,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主动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又着眼长远,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目标向前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明确地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可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可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意见》指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许多问题和矛盾的关键。民主党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不能游离于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之外。只有始终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找准结合点、切入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汲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按“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为加快推进发展的进程建言,为消除影响发展的障碍献策,同时积极引导各自的成员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建功立业,才能卓有成效地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中央《意见》的颁布,进一步提高了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扩大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空间,也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阶段,民主党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与时俱进,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政治思想修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各自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广泛联系和团结周围群众,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组织“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调动成员和周围群众的积极性,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把各自党派组织建设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参政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进程中,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服从大局,服务中心,协调关系,整合各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聚心、聚力、聚智、聚才,高质量、高水平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能,出色完成历史所赋予的光荣政治使命。

 
· 关于吉林省欧美同学会(吉林...
· 关于举办“东北师范大学第二...
· 统战简史培训会通知
· 关于召开统战例会的通知
· 关于做好市统战理论研究会第...
· 关于征集政协提案线索的公告
· 关于召开“双岗建功创佳绩,...
· 关于东北师范大学统战系统学...
· 关于召开“无党派人士学习习...
· 关于召开统战系统新学年工作...
· 关于举办黄大年生平事迹图片...
-更多-

               Copyright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