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民主党派组织各自成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广泛联系,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既是对民主党派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也为民主党派在新世纪新阶段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由于特殊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上的影响,我国各民主党派自成立以来,始终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共同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起,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参加人民政权建设和人民政协工作,推动和帮助各自成员以及所联系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祖国完全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开展智力支边工作,参与国家扶贫计划、贫困地区开发计划、星火计划的实施,为推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中共十六大以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贫困县推广实施科技示范项目777个,协助引进并实施经济项目1196个,帮助引进各类项目资金143.8亿元。
二是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坚持重大问题协商于决策之前和执行决策过程之中,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召开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及情况通报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各地党委、政府也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征求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比如,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就防治非典、“两会”换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修改宪法和政协章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问题,召开和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及情况通报会近40场,有力地推动了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了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是为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17万多人,全国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33万多人,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党外干部有3.2万人,31个省区市政府基本上都有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或助理。广大党外干部和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亲密团结、真诚合作,在人大、政府、政协及司法机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增强领导班子的活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为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特别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共聘请了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党风监督员等各类“特约人员”1.7万多名。他们广泛参与反腐倡廉、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专项监督检查活动,积极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党政部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五是为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和推动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民主党派特别是一些具有“台”、“侨”特色的党派,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天然的广泛联系,拥有开展港澳台工作的特殊优势。他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对香港各界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团结争取工作。围绕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以争取台湾民心为重点,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和人员往来,加强与世界性、区域性华侨华人反独促统组织的联系,为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