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至19日,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组织统战成员赴河南省林州市举办“弘扬红旗渠精神 汇聚奋进力量”统战成员红旗渠精神及国情考察培训班,通过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激发统一战线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贡献统战力量。
10月17日上午,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林州市山渠文化教育培训中心主任王俊德致欢迎辞,对东北师范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培训内容进行介绍。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解玲在动员讲话中表示:“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更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开创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国家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在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实践中,重温和学习‘红旗渠精神’,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她强调,我们要深刻感悟与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既要学习林县人民那种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还要学习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要深入开展国情考察,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思考,将考察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参政议政、服务发展的真知灼见,展现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智慧与担当。解玲希望,通过沉浸式的现场教学、深入地调研考察和充分的交流,统战成员能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开阔视野格局,增强使命担当。开班仪式后,林州市山渠文化教育培训中心特聘教师周锐常作了题为《从红旗渠到中国梦——中国梦视域下的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专题报告,生动讲述红旗渠“始于浪漫、继而悲伤、终于辉煌”的历史理路,诠释了红旗渠精神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技术价值与艺术价值。报告后,统战成员观看了拍摄于1966年的纪录片《红旗渠》,该片真实记录了当年建渠的艰辛历程,大家看后深受震撼。

10月17日下午,统战成员参观殷墟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亲身体验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卓越成就,深刻认识到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从中获得了充分的精神滋养、凝聚了团结的力量。


10月18日上午,统战成员参观太行山的儿子—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谷文昌纪念馆,接受了一堂意义深远的纪律教育课,纷纷表示对谷文昌同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崇高品质的敬意。在扁担精神纪念馆,统战成员了解了石板岩供销社从20世纪40年代创办以来,靠一根扁担创家业,坚守信念,传承发展,为山区经济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


10月18日下午,统战成员参观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红旗渠纪念馆,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奇迹,观看了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闸,来到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开展了体验教学。大家千里走长渠再走创业路,走红飘带、登水长城、观摩青年洞,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身临其境感受当年修渠岁月。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座精神丰碑,它体现的精神在新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才能创造出奇迹。通过此次培训,广大统战成员进一步感悟和汲取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将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融入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成就事业的勇气和动力,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不断砥砺奋进。
初审:方 鑫
复审:吕春宇
终审:解 玲